基于GIS的不同时期冰川旅游服务潜力评价—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例
王世金,周蓝月,窦文康,颉佳,马兴刚

Evaluation of Glacier Tourism Service Potential in Different Periods based on GIS—Taking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as an Example
Shijin Wang,Lanyue Zhou,Wenkang Dou,Jia Xie,Xinggang Ma
表2 冰川旅游服务潜力评价体系
Table 2 Assessment System of glacier tourism service potential
总目标层目标层因素层指标说明

(A)

冰川资源禀赋(B1)县域冰川面积(C1)县域范围内冰川总面积
县域冰川条数(C2)县域范围内冰川总条数
旅游资源多样性(B2)不同类型国家级景点数量(C3)县域范围内国家级景点数量(国家湿地公园、国家森林公园、世界文化遗产、国家风景名胜区等)
不同类型非国家级景点数量(C4)县域范围内非国家级景点数量(科普教育基地、文化景点、省级自然保护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等)
气候适宜度(B3)温湿指数(C5)温湿指数是指通过温度和湿度的综合作用来反映人体与周围环境的热量交换
风效指数(C6)风效指数是指寒冷环境条件下风速与气温对裸露人体的影响
极端气候指数(C7)极端气候指数是指极端事件对冰川旅游活动的潜在风险,包括平均低温日数、平均强降水日数、平均大风日数
交通可达性(B4)路网密度(C8)路网密度是指路网总长度与县域面积之比
交通干线影响度(C9)交通干线影响度由典型冰川距机场、火车站和公路距离表征,反映交通干线对区域冰川旅游通达性的影响程度
典型冰川距县域驻地距离(C10)各县域典型冰川距县域驻地的直线距离
人口经济条件(B5)人口密度(C11)人口密度是指单位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反映人口的密集程度,是带动地方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GDP(C12)GDP是指在核算期内实现的生产总值,反映当地经济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