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搭载合成孔径雷达的各种卫星不断发射,SAR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于SAR数据独特的成像方式,山区地形的星载SAR图像几何形变十分复杂。通常应用控制点,采用多项式拟合的方法已经无法将其改正。依据SAR的几何成像模型,利用有关卫星轨道参数和数字高程模型,进行山区地形SAR影像的几何纠正研究。研究利用少量轨道参数和DEM数据,通过坐标变换和投影成像误差纠正建立正确的坐标位置,并采用邻近元采样法完成几何纠正。以上方法应用于山区ERS-1/SAR影像的处理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用于山区复杂地形的几何纠正,其误差小于2个像元。
通过对野外目标方向反射数据的处理可以获得其BRF特性,讨论了用数据优化、归一化、实时参数修正、绘图、比较等对野外目标BRF数据进行处理的初步方法,并用这些方法对1996年9月敦煌试验场的测量数据作了处理,分析和检验了处理结果。另外对BRF数据方法规范化也作了探讨。
土地沙漠化是我国北方地区一个严重的环境经济问题,进行遥感动态监测是了解其发展过程、状态和趋势的有效方法。本项研究在确定了沙漠化土地遥感判别指征体系和监测技术路线的基础上,提出遥感动态监测的方法,并以毛乌素沙
地为例,利用不同时期的TM遥感资料对土地沙漠化进行了动态监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揭示出研究区内沙漠化土地时空分布及其变化规律,为防治沙漠化提供科学的依据。
星载微波成像仪是卫星遥感技术中获取信息的重要仪器,其性能直接影响整个卫星系统。由于在真实系统上直接试验的风险和代价太大,所以数字仿真技术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提出了星载微波成像仪数字仿真的设计思想和目标;详细介绍了数字仿真实现的方法和仿真模型框图;描述了星载微波成像仪数字仿真研究的预期结果。
线性调频脉冲(Chirp)信号技术是海洋平面高度测量的关键技术,在国外利用卫星测量海面高度计中已得到广泛应用。80年代后期,我们开始摸索Chirp信号技术的应用。1995年进行了以飞机为载体的高度计平台海上飞行实验,圆满获得了平均海平面高度数据和波高数据,其波高分辨率为0.75m。这一新技术应用成功,为我国遥感领域填补了空白。
基于分形几何学的影像纹理分类是以影像纹理的分维值为最基本的分类依据,影像分维值不同则属于不同的纹理类型。介绍了三种计算影像分维值的算法和数学模型,应用结果表明,综合运用三种方法进行纹理分析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近年来干涉雷达(Interferometric SAR,INSAR)已经成为合成孔径雷达(SAR)对地观测技术研究的前沿热点之一,其应用领域正在迅速扩大。首先介绍了INSAR的基本原理,接着通过许多实例总结了INSAR在地学研究中的应用,最后,对未来星载INSAR系统作了介绍,并对我国INSAR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通过对最新版本PCModWin程序中MODTRAN辐射传输模式的综合描述,介绍评述了其基本结构、输入输出参数方式和一些实际应用。该模式在辐射传输研究方面有广泛的应用性,特别是该模式在卫星观测资料的大气影响订正及卫星遥感资料的定量化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中国第一颗资源卫星光谱范围宽阔,包括可见光、近红外、短波红外和热红外等波段。空间分辨率粗、中、细兼顾,为20m、78m、156m、256m系列组成。该星将于1998年发射升空。由北京、乌鲁木齐和广州三个地面接收站负责接收全部国土的资料。由北京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负责数据预处理、分发和技术服务。最后对资源卫星后继星的规划提出希望和建议。
论述了当前国外采用的各种先进的海洋油气资源遥感探测技术及海洋油气遥感影像异常的地质综合分析解译方法,总结了海洋油气藏的基本特征及用遥感技术探测海洋油气的可行性,指出遥感技术用于海洋油气资源探查是今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