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排行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研究与应用
    祝善友,张桂欣,尹球,匡定波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9, 24(1): 27-31.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2009.1.27
    摘要 (4580) PDF全文 (3977)   可视化   收藏

    以上海作为研究区,采用多源极轨气象卫星热红外波段数据,在进行数据预处理的基础上选择264个时相,与52个气象站点的同步气温数据进行耦合,建立了分季度、分时段的两种气温遥感反演模型。结果表明,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大量样本可用于建立稳定的气温反演模型,而且通过实测的单个站点数据进行模型修正能够提高气温水平分布的反演精度。

  • 技术研究与图像处理
    洪宇,龚建华,胡社荣,黄明祥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8, 23(4): 462-466.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2008.4.462
    摘要 (8868) PDF全文 (3366)   可视化   收藏

    作为卫星遥感和航空遥感的有益补充,无人机航空遥感系统获取遥感影像具有多种特性。通过4次无人机航拍试验,根据所获取的遥感影像和飞行辅助数据,对航拍数据进行拼接。从航拍的多个方面对飞行试验以及实验成果进行了质量评价。并提出了无人机应用于航拍时存在的问题及一些改进方法。

  • 述评
    王金亮,陈联君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10, 25(5): 632-638.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2010.5.632
    摘要 (7709) PDF全文 (3204)   可视化   收藏

    机载激光雷达是一种快速获取高精度三维地理数据的新技术,对它所获取的点云数据的滤波过程就是将LIDAR点云数据中的地面点和非地面点分离的过程。主要对数学形态学的滤波算法、基于坡度的滤波法、基于TIN的LIDAR点云过滤算法、基于伪扫描线的滤波算法、基于多分辨率方向预测的LIDAR点云滤波方法等几种较为重要且实用的激光雷达点云数据滤波算法进行介绍和讨论,评价对比了各自算法的优势和不足,初步探讨了每种算法缺陷及其改进方向。

  • 技术研究与图像处理
    黄海波,赵萍,陈志英,郭伟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8, 23(5): 525-528.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2008.5.525
    摘要 (8482) PDF全文 (3090)   可视化   收藏

    以安徽省芜湖市为试验区,首先对试验区水体和其它各类地物的光谱特征进行分析,探讨水体在ASTER遥感影像各个波段与其它地物之间的可分性,然后经过反复实验和分析,构建了基于波段阈值和谱间关系的水体提取模型:B2>B3,B1+B6<127,B3+B4<54和B3<24,最后将该方法提取结果与非监督分类、监督分类和植被指数法提取结果进行评价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较好地提取研究区各类水体,分类精度明显优于传统提取方法,且简单实用,但在对光谱特征分析过程中样本点选取要求较高。

  • 研究与应用
    潘竟虎, 刘春雨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10, 25(2): 183-188.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2010.2.183
    摘要 (8992) PDF全文 (3060)   可视化   收藏

    复杂地形条件下和干旱半干旱植被稀疏条件下的蒸散发遥感估算一直是蒸散发区域遥感估算的难点、热点问题。针对黄土丘陵沟壑区地表起伏、覆被不均一、植被稀疏的特征,选择陕甘交界区为研究区,利用Landsat TM资料求取地表特征参数和地表能量平衡各参量,采用TSEB平行模型反演出该区域的瞬时土壤蒸发、植被蒸腾和土壤—植被总蒸散发量,经过尺度转换,得到日蒸散量;并利用附加阻抗法和FAO 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实际蒸散发,对TSEB平行模型法遥感估算结果进行了间接精度评价,比较验证结果表明TSEB平行模型法估算的蒸散发结果合理,精高较高。

  • 综述
    朱 博, 王新鸿, 唐伶俐, 李传荣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10, 25(2): 303-309.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2010.2.303
    摘要 (7780) PDF全文 (2741)   可视化   收藏

    遥感图像数据的信噪比是评价遥感传感器获取数据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图像数据的信噪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遥感仪器的信噪比性能。介绍了通过遥感图像分析评估传感器信噪比的常用方法,以及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并从原理上对各种方法进行了方法间的性能对比分析,包括方法的自动化程度、运算速度、鲁棒性、适用面、准确程度和对图像计算区域的要求等。此外,提出有必要对各种算法进行在实际应用中的比较分析,从而能够针对不同遥感器和不同类型的遥感图像选择最好的评估方法,达到合理、准确地应用这些方法的目的。

  • 冰雪遥感专栏
    蒋玲梅,崔慧珍,王功雪,杨建卫,王健,潘方博,苏旭,方西瑶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20, 35(6): 1237-1262.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2020.6.1237
    摘要 (1908) PDF全文 (2687) HTML (741)   可视化   收藏

    积雪、土壤冻融与土壤水分是陆表能量与水分以及碳交换过程研究中的重要因子,为了更好地了解积雪覆盖、雪深/雪水当量、土壤冻融状态和土壤水分等参数的遥感监测领域的发展动态,对这些参数遥感监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总结了利用光学与微波遥感,以及多源遥感融合的监测方法,并对该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积雪、土壤冻融与土壤水分的遥感监测能力不断提升,监测算法从单一传感器向多传感器、单波段单一模式向多波段多模式集成,以及卫星虚拟星座综合观测概念的提出,均促进了现有卫星观测地表参数能力的提升;长时间序列产品的开发,对于研究和掌握全球变化大背景下对气候的响应提供了很好的数据基础;同时有助于促进遥感在水文、气象、气候、生态等领域的应用。以上的研究综述,有望对陆表水循环遥感参数反演领域,以及水循环遥感关键参数的应用领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 研究与应用
    邵晓敏, 刘勇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10, 25(5): 687-694.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2010.5.687
    摘要 (7172) PDF全文 (2575)   可视化   收藏

    乌兰布和沙漠是我国主要的沙漠之一,近年来,其快速扩张已严重影响当地的生态安全。荒漠植被是该地区最重要的生态防护屏障,准确掌握植被分布状况具有重要意义。以乌兰布和沙漠的典型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NDVI计算、主成分分析以及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纹理特征相结合的方法,对ALOS多光谱影像进行分析,综合NDVI和均值纹理作为分类指标,确定合适的阈值范围,采用决策树分类方法进行植被信息提取。研究表明,决策树分类可有效运用纹理等辅助信息,与传统分类方法相比能够取得更好的分类效果。

  • 研究与应用
    徐新刚,李强子,周万村,吴炳方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8, 23(1): 17-23.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2008.1.17
    摘要 (6955) PDF全文 (2558)   可视化   收藏

    利用中低分辨率遥感影像提取作物分类种植面积的精度,往往难以满足农业遥感估产的需要。随着新型传感器的不断出现,应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高精度地提取作物分类面积日益成为发展趋势。由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提供的地物纹理、色调与形状等信息更加丰富,当前基于对象的地物识别分类方法仍不成熟,处理操作中人为干预过多,而且较为复杂,因此尝试以地面调查信息为辅助参量,采用常规基于像元的最大似然法监督分类方法,依据多尺度遥感影像信息提取的原理,分阶段地逐步提取作物种植面积,以此为农业遥感估产服务。

  • 研究与应用
    栾庆祖, 刘慧平, 肖志强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7, 22(6): 743-747.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2007.6.743
    摘要 (8629) PDF全文 (2549)   可视化   收藏

    遥感影像的近似正射校正方法包括共线方程法、基于仿射变换的严格模型、改进型多项式、有理函数模型、神经网络图像校正等等。目前还缺乏对这些方法进行系统比较的研究。在介绍上述几种方法原理的基础上,总结了不同正射校正方法的优缺点;重点分析了有理函数模型的数学推导和算法实现,将Tikhonov正则化方法引入有理函数模型解算过程;探索性应用了两种神经网络模型校正遥感影像;通过实验进行了各种正射校正方法之间的精度和效率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控制点和已有数据条件下,有理函数模型精度最高,可达子像素级,但模型计算速度相对其它算法稍慢一点。

  • 图像处理
    张多坤,田兆申,龙辉,王宏琦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8, 23(5): 545-550.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2008.5.545
    摘要 (9000) PDF全文 (2523)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匹配技术的自动几何精校正算法,可以解决遥感影像人工几何纠正方法精度差、效率低等问题。该算法基于控制点图像片与待校正影像匹配实现控制点自动选取,然后进行异常匹配检测剔除匹配错误的控制点,保证控制点选择的精确性,并最后对遥感影像实施精校正。同时,根据以往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种更加快速、有效的多判据匹配算法。以遥感影像(光学/SAR)实例进行验证,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 图像处理
    王 倩, 陈 雪, 陈建平, 马建文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10, 25(4): 567-573.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2010.4.567
    摘要 (6900) PDF全文 (2466)   可视化   收藏

    2008年6月在甘肃省张掖市开展的天—空—地同步大型遥感实验“黑河综合遥感联合实验”中,用自己设计的装置在兰州大学草地观测站开展了卫星同步邻近效应测量实验,用逆最小二乘算法求算了邻近效应校正系数,并将系数应用于影像真实反射率转换方程,对同步获取的ASTER影像进行了邻近效应校正,校正结果影像质量有所改善。将校正的结果影像与SHDOM方程的邻近效应校正结果影像对比,结果表明,经过邻近效应校正系数校正后影像的反射率、归一化植被指数产生较大差异,像元之间的相关性也明显降低。

  • 研究与应用
    安培浚, 高峰, 曲建升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7, 22(6): 762-767.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2007.6.762
    摘要 (6080) PDF全文 (2445)   可视化   收藏

    对地观测系统和技术实现了全球实时的观测,在获取全球表面和深部的时空信息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环境监测和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提供了基础条件。从对地观测卫星、传感器向高分辨率发展,对地观测卫星向网络化发展和对地观测系统向综合与协作发展3个方面论述了国内外对地观测系统未来发展的趋势,并从国家资助的角度、设备开发能力以及在其它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开发的成本、投入使用的时间需求等方面圈定了有限资助的技术范围,确定了未来对地观测在9个方面的技术需求。

  • 综述
    徐小军,杜华强,周国模,范文义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8, 23(2): 239-247.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2008.2.239
    摘要 (8493) PDF全文 (2429)   可视化   收藏

    应用遥感估算植被生物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利用遥感信息参数以及其它因子构建模型时,往往要挑选一些对生物量具有显著影响的因子作为自变量,因此自变量个数的确定、自变量的选择对估算模型的可靠性及精度影响很大。从单变量模型、多变量模型以及参数、非参数模型等几个方面论述了植被生物量估算遥感信息模型自变量相关性,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对植被生物量估算模型自变量的选择提供参考价值。

  • 综述
    王旭峰,马明国,姚辉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9, 24(2): 246-251.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2009.2.246
    摘要 (6382) PDF全文 (2412)   可视化   收藏

    植被与气候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为了研究植被与气候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和评价气候变化对植被影响,植被模型得以迅速发展,并从静态的植被模型发展到了动态全球植被模型(Dynamic Global Vegetation Model,DGVM)。DGVM主要模拟植被的生理过程、植被动态、植被物候和营养物质循环,包括动态的生物地球化学模型和动态的生物地球物理模型两类。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DGVM有LPJ、IBIS、VECODE和TRIFFID等。目前DGVM研究的焦点主要有4个:①模型本身的完善;②不同模型比较研究;③与气候模型的耦合研究;④碳数据同化系统研究。

  • 遥感应用
    张晓璇,胡永红,樊彦国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15, 30(6): 1153-1159.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2015.6.1153
    摘要 (3292) PDF全文 (2412)   可视化   收藏

    快速城市化改变了下垫面物理性质和地气相互作用,影响了气候及环境变化,如何通过合理的时空尺度对我国城市过程进行监测与认知是我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的迫切需求。以京津冀城市群为研究区,利用改进的夜晚灯光指数(VANUI)对京津冀城市群2001~2012年的城市化发展过程进行了监测,对比了VANUI指数与传统夜间灯光指数对城市区域的监测能力差异及其优势所在,为京津冀地区未来城市化发展战略规划服务。结果表明,VANUI城市指数能很好地弥补夜晚灯光指数在城市区域饱和的缺陷,并能够较好地反映城市区域的空间格局及相应的细节信息。根据VANUI结果,2001~2012年间京津冀城市群扩张了约一倍,其中城市扩张速度最快的为河北省唐山市。从整个研究区域来看,在此10年间,VANUI以接近线性的发展趋势增加,从统计结果来看,2004~2007年及2009~2012年为研究区域VANUI普遍增长的时期。

  • 技术研究与图像处理
    王海波, 马明国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9, 24(5): 674-684.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2009.5.674
    摘要 (8646) PDF全文 (2391)   可视化   收藏

    湖泊动态变化作为人类面临的三大湖泊环境问题之一,成为湖泊研究的重点。遥感技术作为科学、快速、大面积的调查监测手段,在湖泊动态变化研究中应用广泛。从湖泊动态变化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数据源、湖泊信息提取方法和遥感动态监测方法等几方面介绍了国内外遥感技术在湖泊动态变化研究的主要进展情况,并深入分析了各种数据源和分析方法的优缺点,同时讨论了当前湖泊遥感动态变化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发展的趋势。

  • 技术研究与图像处理
    罗小军,黄丁发,刘国祥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9, 24(3): 291-296.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2009.3.291
    摘要 (7146) PDF全文 (2345)   可视化   收藏

    以昆仑山局部地区为例,利用ERS-1/2串接雷达干涉有效建立了高山地区数字高程模型,并以美国宇航局SRTM高程数据为标准,选取高相干系数点,采用多项式拟合法对实验生成的数字高程模型进行校正,得到实验区较高精度的数字高程模型。最后以SRTM高程数据和美国地质调查局GTOPO30高程数据作为基准,对实验生成的数字高程模型的精度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并分析了影响ERS-1/2干涉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实验结果表明:采用ERS串接雷达干涉和基于多控制点的多项式拟合校正,可有效建立高山地区高精度的数字高程模型;在我国西部地区,建议采用ERS-1/2串接雷达干涉建立或更新数字高程模型。

  • 综述
    王培法,王丽,冯学智,肖鹏峰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9, 24(3): 284-290.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2009.3.284
    摘要 (7838) PDF全文 (2301)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卫星遥感和信息提取技术的快速发展,地理信息的自动更新成为可能。道路是重要的人工地物,是地理信息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遥感图像上提取道路信息以更新地理信息数据库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通过总结遥感图像道路信息自动提取的发展历程,归纳了常用的道路信息提取方法,并对各个方法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遥感图像道路信息提取中的不足,最后对以后道路信息提取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 综述
    岳跃民,王克林,张兵,陈正超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8, 23(4): 471-478.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2008.4.471
    摘要 (7624) PDF全文 (2300)   可视化   收藏

    遥感技术在生态系统调查与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潜力,但是传统的多光谱遥感主要侧重在面上的普查,很难对生态系统中各种复杂地物属性和生化参量进行精确反演。高光谱遥感突破了光谱分辨率的限制,大大提高了人们获取多种生态系统模型输入参数的类型和精度。在阐述高光谱遥感的原理和信息特点的基础上,系统评述了目前国内外高光谱遥感在生态系统过程与属性研究中的应用,并对未来高光谱遥感在生态学领域的研究方向做出展望。

  • 研究与应用
    于欢,张树清,李晓峰,那晓东,孔博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8, 23(3): 310-315.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2008.3.310
    摘要 (6384) PDF全文 (2285)   可视化   收藏

    水是维系湿地生态系统稳定和健康的决定性因子,利用卫星遥感影像快速、准确地提取湿地水体信息已经成为湿地调查、研究与保护的重要手段。鉴于TM遥感影像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波谱分辨率、极为丰富的信息量、较高的定位精度和相对较低的价格,其必然成为近一段时期湿地调查、研究与保护的重要数据源之一。研究基于TM遥感影像,运用多种方法针对典型内陆淡水湿地的水体信息进行了提取实验,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得出:在面积的准确性、提取的准确度以及视觉效果3种指标下,光谱分类法较其它方法效果要好,其次为单波段阈值分析法与植被指数法,较差的是多波段谱间关系法与水体指数法;影响提取效果的主要原因是湿地水体提取不够完全,这是由影像的分辨率及湿地特殊的水文条件所造成的,采用像元分解及多源遥感数据融合技术将成为提高水体提取精度的重要手段。

  • 研究与应用
    任杰, 柏延臣, 王锦地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10, 25(5): 719-724.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2010.5.719
    摘要 (6631) PDF全文 (2279)   可视化   收藏

    植被覆盖度是反映植被基本情况的指标,是农学、生态学等所关心的一个重要参数。获取地表数码照片并进一步提取植被覆盖度已成为一种最具潜力的对植被覆盖度进行地面测量的手段,而如何快速、准确地从数码照片中提取植被覆盖度信息尚缺乏成熟的方法。通过利用NDI法对数码照片的处理,实现了植被覆盖度的快速提取,同时用监督分类法提取相同数码照片的植被覆盖。通过对两种方法及其计算结果进行精度评价和比较表明,用NDI法和监督分类法估计的植被覆盖度都能够达到较高的准确性,结果可信度高,但NDI法要比监督分类法更自动化和快速,在精准农业作业系统等方面极具实用价值。

  • 综述
    范开国,黄韦艮,贺明霞,傅斌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8, 23(4): 479-485.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2008.4.479
    摘要 (6944) PDF全文 (2267)   可视化   收藏

    SAR已成为浅海水下地形探测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通过回顾SAR浅海水下地形遥感研究进展,特别是国内外SAR浅海水下地形的成像机理、成像理论研究和遥感探测技术研究的发展,同时针对目前SAR浅海水下地形遥感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有待研究的方向进行了探讨。

  • 图像处理
    蒲智,杨辽,白洁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8, 23(6): 735-738.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2008.6.735
    摘要 (6445) PDF全文 (2204)   可视化   收藏

    阴影是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基本特征之一,阴影的检测对于影像的目标识别和信息恢复十分关键。采用面向对象的技术,通过图像分割,获取阴影对象,结合阴影对象的特征,设置特征函数并分类,最后获得阴影区域。试验证明,该方法简单易行,较精确地提取了阴影区域。

  • 研究与应用
    郑长春,王秀珍,黄敬峰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8, 23(3): 294-299.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2008.3.294
    摘要 (5612) PDF全文 (2198)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快速、准确地从遥感影像上提取水稻信息,满足国家农情遥感监测系统要求,以黑龙江省852农场水稻提取为例,利用SPOT-5卫星影像数据,分析了水稻和其它背景地物的光谱特征,发现利用原有波段难以提取复杂的水稻信息,因此利用植被特征波段: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作为新波段融入原始影像中,在增加有效信息量的同时运用简单决策树模型提取水稻信息,并参照地块现状矢量图进行精度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总体提取效果较好,其提取精度与通常的监督分类方法相比有了较大的提高,只是在水稻和玉米交界处有误判现象。

  • 模型与反演
    于文凭,马明国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11, 26(6): 705-712.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2011.6.705
    摘要 (9227) PDF全文 (2181)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影响MODIS地表温度产品精度的主要因素,并对这些因素综合作用下的MODIS地表温度产品的精度验证方法进行了回顾和比较。针对MODIS地表温度产品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误差偏大的状况,以黑河流域为例,对MODIS地表温度产品进行了验证。用于验证的地面观测数据包括自动气象站红外辐射温度计数据和长波辐射数据。这里结合具体的地表情况比较了两种验证方法的优劣,结果表明:使用长时间的夜间长波辐射数据验证MODIS地表温度产品更合理;黑河流域的MODIS地表温度产品的平均绝对偏差小于2.2 ℃。

  • 技术研究与图像处理
    覃先林,张子辉,李增元,易浩若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8, 23(5): 500-504.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2008.5.500
    摘要 (6993) PDF全文 (2158)   可视化   收藏

    对国家级森林火险等级的定量化预报方法进行了探讨,即:利用MODIS数据反演获得可燃物状态指数;将通过网络获得的全国气象数据和建立的可燃物类型分布、森林火险区划等基础数据库,在ArcGIS平台上数量化后计算背景综合指数,由这两者计算获得火险指数,以火险指数为国家级森林火险等级预报的量化指标,并利用它进行全国森林火险等级的分级,从而实现了全国森林火险等级从定性描述到定量估测。同时,以近几年我国发生的重特大森林火灾为例,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实验表明:该方法可较好地对国家级森林火险等级进行定量化预报。

  • 述评
    安培浚,王雪梅,张志强,高峰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8, 23(6): 697-704.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2008.6.697
    摘要 (6384) PDF全文 (2155)   可视化   收藏

    自20世纪70年代初空间对地观测技术进入民用领域起,遥感卫星地面站作为空间对地观测体系的地面基础设施,作为空间信息基础数据源,在国家经济建设活动中发挥着公用数据平台的作用,其建设与发展受到了各国政府的关注与重视,遥感卫星地面站的发展建设标志着一个国家遥感技术的发展水平。通过对美国、欧洲、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21个卫星地面站的调研,分析了国外遥感卫星地面站的性质、分布特征、管理体制、人员规模、接收数据类型,指出国外遥感卫星地面站运行具有自动化、商业化、市场化、民用化、国际化、组织化、网络化的特点,并且提出了遥感卫星地面站的未来发展方向。

  • 图像处理
    金晟业,陈圣波,金丽华,汪自军,车大为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8, 23(6): 729-734.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2008.6.729
    摘要 (6821) PDF全文 (2139)   可视化   收藏

    遥感图像处理过程中,边缘提取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与难点。通过介绍边缘的概念及种类,对传统的一阶微分方法和二阶微分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对各种微分方法的原理及过程,以及各种方法对图像的处理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对遥感图像边缘提取方法所面临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 综述
    李传荣, 贾媛媛, 马灵玲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10, 25(4): 451-457.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2010.4.451
    摘要 (6544) PDF全文 (2138)   可视化   收藏

    干涉成像光谱技术是遥感技术与应用的前沿与热点,因其高通量、高光谱分辨率和高成像稳定性等特点带来的巨大应用潜力而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从干涉成像光谱技术基本原理出发,系统回顾并评述干涉成像光谱数据在光谱复原、定标、大气校正三方面的主要进展,同时对国内外干涉型成像光谱仪的发展与应用加以介绍,指出基于HJ\|1A超光谱成像仪开展相关工作是加快我国干涉成像光谱技术发展的有效途径。

  • 技术研究与图像处理
    李立春,张恒,李由,于起峰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8, 23(5): 505-510.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2008.5.505
    摘要 (6442) PDF全文 (2135)   可视化   收藏

    以无人机平台上普通摄像机获取的序列图像为对象,提出了一种对地三维重建的自动化处理方法。首先提出了基于视差分析的序列图像关键帧选择方法,对关键帧图像特征点进行鲁棒性的提取与匹配;第二步用加权的RANSAC算法估计基础矩阵,同时获取准确匹配的内点集。根据已标定的像机内参数,解算相对运动并进行优化。最后对待重建的目标点提出几何约束和单应约束融合的方法实现快速准确匹配,通过三角交会完成目标形貌三维重建。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序列图像具有较好的自动化程度和鲁棒性。

  • 研究与应用
    陈正华,毛志华,陈建裕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11, 26(1): 68-73.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2011.1.68
    摘要 (6805) PDF全文 (2127)   可视化   收藏

    以20世纪70年代的地形图为底图,利用1986年和1995年TM、2005年ASTER和2009年HJ 4个时间段的遥感影像数据进行目视解译,对浙江省大陆海岸线多年来的变迁进行连续监测,获取每个时期发生变化岸段、陆地增加面积和分数维情况。结论如下:① 这3种卫星资料能够满足精确、快速监测海岸线变迁的要求;② 浙江省海岸线快速向海洋推进,1986~1995年新增205.24 km2,1995~2005年新增319.85 km2,2005~2009年新增484.75 km2;③ 浙江省海岸线分形维数较小,海岸线复杂程度较低,且最近20多年来分形维数呈现降低趋势。

  • 研究与应用
    舒松,余柏蒗 ,吴健平,刘红星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11, 26(2): 169-176.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2011.2.169
    摘要 (7508) PDF全文 (2124)   可视化   收藏

    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已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建成区的提取。目前主要存在4类提取方法:经验阈值法、突变检测法、统计数据法和较高分辨率影像数据空间比较法。以上海为例,在2000年、2003年、2006年夜间灯光数据的基础上,利用4种方法完成了城市建成区的提取。通过对不同年份数据提取结果的比较,证明了相同的灰度分割阈值对不同年份的夜间灯光数据中不存在通用性;在对2003年夜间灯光数据的提取中,4类方法所得结果精确度从高到低依次为统计数据法、突变检测法、经验阈值法和较高分辨率影像数据空间比较法,相对误差分别为1.3%、2.1%、5.1%和11.2%,在对4种方法的便捷性和可实现性进行分析与评价后,使用突变检测法完成了上海市2000~2006年城市建成区的提取。

  • 图像处理
    何宇婷,柯长青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8, 23(5): 571-575.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2008.5.571
    摘要 (6518) PDF全文 (2085)   可视化   收藏

    在提高遥感图像分类精度的方法中,将纹理信息作为扩展的特征向量加入特征空间中,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从地统计角度利用地物在空间上的联系提取纹理,进而参与分类,实验结果表明加入纹理后明显提高了具有纹理信息的地物的分类精度,并通过实验中遇到的问题探讨了该方法的适用范围。

  • 图像处理
    邹丽丽, 崔海山, 李颖, 吴宇静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10, 25(6): 836-841.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2010.6.836
    摘要 (6165) PDF全文 (2078)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多空间分辨率、多光谱分辨率、多传感器遥感数据日益增多,数据融合技术已经在地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以SAR和SPOT多光谱影像为数据源,通过几何校正、辐射定标、噪声去除等预处理,采用PCA、IHS、BT、HPF以及WT融合方法进行融合试验,选取标准差、信息熵以及相关系数对融合结果进行图像质量评价。结果表明:基于结构信息变换的HPF和WT方法,纹理结构信息保持较好,线性地物特征尤为突出;基于统计信息变换的PCA方法,不仅能较好保持多光谱信息,而且也保持了SAR影像纹理结构信息,信息熵指数最大;基于彩色变换的IHS和BT方法,虽然视觉效果较理想,但是色彩及光谱失真现象严重,信息熵值最小。

  • 图像处理
    关敏,谷松岩,杨忠东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8, 23(6): 712-716.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2008.6.712
    摘要 (7122) PDF全文 (2076)   可视化   收藏

    风云三号(FY-3)微波湿度计采用45°天线绕轴旋转形成垂直于卫星飞行轨迹的360°连续变速圆周扫描方式。依据这种扫描几何,给出了适用于风云三号微波湿度计遥感图像地理定位的方法,定义了完善的坐标系及坐标系转换关系,根据微波湿度计观测几何、卫星空间位置和姿态、仪器空间位置和指向建立了天线观测矢量与地面位置之间关系的模型。风云三号微波湿度计遥感图像地理定位方法在风云三号地面应用系统业务运行中,对微波湿度计遥感图像地理定位精度达到了像元级。

  • 综述
    杨眉,王世新,周艺,王丽涛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11, 26(1): 45-51.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2011.1.45
    摘要 (8023) PDF全文 (2059)   可视化   收藏

    DMSP/OLS以其独特的光电放大特性与对夜间灯光的获取能力,成为人类活动监测的良好数据源。回顾了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在城镇信息提取、社会经济因子估计及光污染、火灾、渔火、天然气燃烧监测等方面的应用,其中重点介绍了利用灯光数据估算城市化水平和人口的方法和步骤,并总结了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在应用中的优越性与局限性,最后对其未来应用方向进行了展望。

  • CNN 专栏
    刘钊,赵桐,廖斐凡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21, 36(2): 247-255.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2021.2.0247
    摘要 (1328) PDF全文 (2047) HTML (6279)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卷积神经网络技术的发展,近来的研究越来越注重于准确率的提升以及语义信息的完善。其中Mask R-CNN网络是对Faster R-CNN进一步改进后的实例分割网络,在高分遥感图像地物识别具有良好的分割效果。但由于卷积神经网络只能用小瓦片图像进行训练和预测,而导致预测结果存在较大的语义信息误差。面对这种问题,提出了针对卷积神经网络预测结果缺陷的缝隙修复算法,即先使用Overlapsize算法改善预测结果与真实结果的匹配程度,再通过PostGIS数据库中的相关函数填补缝隙,使小瓦片能真正拼接成完整大图。研究及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很好地改善图像语义信息,具有实用性。

  • 遥感应用
    徐鹏杰,邓磊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11, 26(4): 512-519.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2011.4.512
    摘要 (6812) PDF全文 (2029)   可视化   收藏

    遥感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地震、洪涝、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减灾救灾工作中,并在灾前预警准备、灾中监测救援和灾后评估恢复阶段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首先介绍了灾害信息获取中常用的可见光、热红外和雷达数据及其特点,然后分析了遥感技术在减灾救灾中的应用优势,并对其在灾害不同阶段的作用进行了讨论。最后结合遥感的特点和数据处理方法,介绍了遥感在不同种类灾害中的应用情况,并对我国遥感技术在减灾救灾应用中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 图像处理
    林丽娟, 徐涵秋, 陈静洁, 林冬凤, 杜丽萍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10, 25(5): 619-626.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2010.5.619
    摘要 (6674) PDF全文 (2025)   可视化   收藏

    遥感影像的融合是遥感界的一个研究热点。根据数据源的不同,影像融合可分为异源传感器影像融合和同源传感器影像融合。以TM与SPOT作为异源影像融合的例子,以IKONOS的MS与Pan作为同源影像融合的例子,用5种算法对两种融合类型进行实验与比较。结果表明,同源传感器影像的融合效果好于异源传感器影像的融合效果;不同的融合算法在异源和同源传感器影像融合中的表现不尽相同。SVR变换可同时应用于异源及同源传感器影像的融合,且在提高影像空间分辨率、信息量和清晰度的同时能很好地保持原始多光谱影像的光谱特征。SFIM虽然也可以在两种数据源的融合实验中获得较好的融合效果,但其高频信息融入度最差。MB虽然提高了融合影像的高频信息融入程度,但光谱保真度、信息量和清晰度却不理想。Ehlers适用于异源传感器影像间的融合,而WT则适用于同源传感器影像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