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微波辐射计的两种定标方法进行了介绍,即分步定标法和整体定标法。分步定标法需要测量的中间参数较多,故误差来源多,定标精度低。整体定标一次完成,没有中间环节,因此定标精度较高,缺点是要求有一个提供给天线的准确、可靠的噪声环境,成本较高。本文在现有的实验条件下,分别对5.4GHz和37GHz微波辐射计进行了整体定标和接收机定标,并对定标结果进行了对比。
高精度的大气红外光谱遥感是实现数值天气预报、进行环境监测等应用的关键技术。论述了星载大气探测傅里叶变换光谱系统在完成这一高精度遥感测量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发展与现状,从应用的角度提出了大气探测傅里叶变换光谱仪器光谱波段、分辨率等技术指标的要求,讨论了仪器的总体设计方案,提出了成功地进行大气傅里叶光谱探测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技术。
在推导散射计绝对校准公式的基础上,分析了远区条件对于雷达散射计绝对校准的意义,通过引入有效雷达散射截面的概念,将入射波前球面弯曲和波束限制引起照射不均匀以及接收天线增益的变化等效为目标雷达散射截面的变化,通过修正使近、远场的绝对校准公式得以统一,给出相应的绝对校准方法。实际的绝对校准结果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文中还给出了关于雷达校准器选择和瞄准精度要求的初步讨论。
以甘南美武高原太子山地区典型夷平面为例,利用遥感与计算机技术,对夷平面三维数字地形模型的生成、显示与定量分析方法进行了探索,为夷平面显示的直观性、准确性和定量化研究提供一种新的途径。并利用这一方法,对美武高原典型残余夷平面的分级、坡度、坡度变化率、相对高差等反映地貌形态的数量特征进行了计算、统计与分析,第一次提出了该地区残余夷平面的准确数值特征,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介绍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发展及其概念与内涵。分析了遥感技术在全球环境变化研究、资源调查、环境条件及自然灾害宏观监测预测等可持续发展核心问题中的应用。认为遥感技术的应用增强了全球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可操作性|遥感技术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技术基础之一,在全球变化、资源调查、环境条件及自然灾害宏观监测预测中起着其它技术无法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