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I是生态系统研究中最重要的结构参数之一,它是估计多种植冠功能过程的重要参数。通过两年的水稻田间试验,使用美国ASD背挂式野外光谱辐射仪(ASDFieldSpec),获取1999~2000年两年晚稻整个生育期的光谱数据,采用计算机测算图斑面积法测定LAI;根据已有的卫星传感器通道波段(MSS、RBV、SPOT、TM、CH)和它们的组合(比值植被指数、归一化差植被指数),以及具有物理意义的光谱区域(蓝区、绿区、黄边、红光吸收谷、红边、紫区、可见光区、近红外区、全部波段)等共有27个变量构建多光谱变量组,采用5个单变量线性与非线性拟合模型,用1999年试验数据为训练样本,建立水稻LAI的多光谱遥感估算模型。结果表明:适用于水稻LAI估算的多光谱变量是植被指数变量好于波段变量;RVI与NDVI比较,RVI好于NDVI。用2000年试验数据作为测试样本数据,对其精度进行评价和验证,非线性模型的精度高于线性模型的精度,其中以SPOT3/SPOT2为变量的对数模型,拟合R2与预测R2达到了最大,其RMSE和相对误差(%)为最低,因此,认为它是估算LAI的最佳模型。
以渤海为示范区,利用中巴资源卫星一号(CBERS-1)CCD数据,结合实测资料,建立了该数据在海岸带及海洋遥感监测中的技术流程,开展了海岸带及海洋环境遥感监测应用示范研究,重点在入海河口污染扩散监测、近岸海洋石油开发活动监测、滩涂养殖污染监测、海域环境监测等方面开展了方法研究和试验。结果表明,中巴资源卫星数据可以在上述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与其它遥感资料和实测数据相结合,可以缩短监测周期,降低应用成本。
孤东油田开发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利用多期陆地卫星专题制图仪图像对孤东油田近20年来的环境变化进行了研究。发现油田开发初期对周围生态环境破坏大,发展近10年后油田开发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趋于稳定。
植物碳氮比作为一个在农业、生态、全球变化等领域广泛使用的因子,如果能够利用遥感获得的高光谱数据进行估测,可以突破传统测量方法的种种弊端,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同时对于定量遥感反演领域的拓宽也具有启示作用。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碳氮比遥感定量估测的可行性进行深入探讨,认为利用高光谱数据估测植物叶片碳氮比是可行的。另外还通过与氮的遥感定量研究相比较,找到一个较好的研究碳氮比遥感定量反演的切入点,并将两者分别作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得到比较理想的结果。
基于GIS技术,介绍一种数学重采样的遥感土地利用调查精度验证方法。利用该方法对定西县2000年土地利用调查结果的一级分类进行了分层验证,结果表明,定西县土地利用调查总体精度较高。人工用地的分类精度估计值为0.95,农业用地的分类精度估计值为0.99,自然/半自然植被的分类估计值为0.97,水体的正确分类估计值为1,未利用土地的分类估计值为0.94,总的分类精度估计值为0.9791。这说明复杂地区土地利用调查中用TM图像作为主要信息源是可行的。
地形因子是最基本的自然地理要素,也是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影响最大的自然要素。精确的地形地貌因子分析可为经济发展、农业规划、水土流失、工程建设等研究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应用GIS工具,对龙口市泳汶河流域作了坡度、坡向等4方面研究性的分析,得出了比较准确的数据。
根据万州区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通过对TM卫星影像的主成分分析,结合GIS技术,在TM影像上识别出了万州崩塌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地带,即遂宁组和沙溪庙组地层的分界线附近,沙溪庙组地层形成的陡崖上.从宏观上揭示了崩塌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规律,为万州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
基于混合像元线性分解模型,针对中等植被覆盖区提出了一种提取粘土蚀变信息的新方法。主要分3步实现:用混合像元线性分解模型提取植被覆盖丰度;对线性模型进行完善,并依此重构不含有植被信息的新的多波段图像;利用TM5/TM7增强粘土蚀变信息。经验证,提取的植被信息以及粘土类蚀变信息与实际吻合较好,与基于比值-主成分分析的方法相比有明显的优越性。
草地退化作为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因素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进行那曲地区草地退化评价中,应用遥感技术取得较好的结果。在调查中应用草地退化重要因子草地盖度与遥感图像植被指数之间较好的相关关系,利用野外调查测得的草地盖度样方资料,与在遥感图像上测出的各样方的植被指数的相关关系,进行监督分类,依据退化草地评价指标体系,对那曲地区草地进行科学评价并编制退化草地图。通过调查和测算,那曲地区草地退化面积占草地面积(不包括难利用草地)的48.8%。
提出了一种基于椭圆轨道的星载SAR面目标原始数据模拟的方法。首先通过建立椭圆轨道的卫星平台和地球上目标的运动模型,求出卫星平台与目标的距离变化规律,并分析了这个距离与由其它模型得到的距离的不同及其对方位向压缩成像的影响。然后给出了面目标的原始数据模拟的方法,详尽地描述了整个模拟过程。最后给出并分析了原始数据压缩的方法及成像结果。
集成型空间数据库的构建过程中,常涉及到空间数据的非结构化特征问题。总结了目前克服此问题的两种技术,即面向对象技术与中间件技术,并对商业化中间件中的空间数据引擎作了标准性、存储结构与图层管理三方面分析。给出了采用空间数据引擎的应用实例,提出了急需解决的问题。
组件式GIS成为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组件式软件商纷纷推出各具特色的组件式产品,Intergraph公司推出的GeoMedia,编辑和空间分析功能较强,因而得到广泛应用。对基于GeoMedia开发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信息查询问题展开研究,采用VC开发语言及COM技术,重新定义了获取记录集的函数,解决了GeoMedia信息查询中存在的问题。
概述了成像光谱遥感技术的内涵、高光谱数据的特点、成像光谱仪的主要类型、数据处理软件以及光谱数据库建设等内容。在此基础上,综述了航空成像光谱技术在海洋、环境资源勘探以及植被与生态遥感等方面的应用现状。最后对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