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遥感监测专栏”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一带一路遥感监测专栏
    付甜梦,张丽,陈博伟,闫敏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21, 36(1): 55-64.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2021.1.0055
    摘要 (933) PDF全文 (723) HTML (57)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海洋在国家政治、经济、资源等方面重要性的提升,对海岛开发利用、管理和保护等具有重要意义的海岛地表覆盖研究逐渐受到关注。针对传统的大范围地表覆盖提取速度慢、效率低的问题,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地学大数据平台,以作为生态重点保护区的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威西岛为研究区,开展海岛地表覆盖提取及变化监测研究。基于GEE平台对Landsat TM/OLI遥感影像进行辐射校正、影像去云、镶嵌裁剪等预处理,构建海岛地表覆盖分类体系(包括人造地表、裸地、水体、湿地、草地、林地、耕地7个类别),采用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 RF)算法提取2000~2018年苏拉威西岛地表覆盖信息,并从结构及类型变化、时空变化、动态变化3个角度分析苏拉威西岛地表覆盖的变化特征及变化驱动因素。研究表明:GEE在对海岛进行影像处理和地表覆盖信息提取方面具有处理数据量大、效率高的优势。随机森林分类精度较高,研究区2000年、2015年和2018年分类总体精度分别为91%、88%、85%,Kappa系数分别为0.89、0.86、0.82。变化监测研究发现苏拉威西岛的主要地类为林地和耕地,两者占整个海岛地表面积的85%以上。在2000~2018年期间受移民计划以及禁止非法砍伐政策的影响, 林地面积呈先减(减少7 982.29 km2)后增(增加9 079.17 km2)的态势,耕地面积不断萎缩(共减少14 267.35 km2)且主要流向林地、草地和人造地表。人造地表的变化最为活跃且其面积显著增加,主要驱动力为人口的迁移以及经济的发展。研究结果为生态型海岛的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及应用、生态环境的保护、气候与环境变化等研究奠定了基础。

  • 一带一路遥感监测专栏
    王昌博,李爱农,张晓荣,南希,边金虎,Kamran Muhammad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21, 36(1): 65-78.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2021.1.0065
    摘要 (524) PDF全文 (368) HTML (7)   可视化   收藏

    中巴经济走廊沿线地区生态环境复杂、人地矛盾突出,走廊建设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可能给区域生态环境安全带来潜在风险。借助遥感、地理信息和情景模拟方法,从风险源危险性、生态环境脆弱性、受体损失度三方面构建风险评价模型,结合惯性发展、投资优先和和谐发展三种情景下2030年土地利用情况,对廊道2015~2030年生态风险的时空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巴经济走廊高生态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巴基斯坦北部山区向印度河平原的过渡区。未来情景的差异直接影响着生态风险。投资优先情景高风险区增幅最大,相比于2015年,2030年中度、高度和极高风险区面积占比分别增加了4.75%、4.84%和2.25%。惯性发展情景中度、高度和极高风险区面积占比分别增加了2.79%、2.52%和1.04%。和谐发展情景中,中度和高度风险区呈现增加趋势,极高风险区面积略微下降,增幅分别为1.15%、2.19%和-0.16%。研究表明:能兼顾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情景,是未来廊道规划建设的优化选择,合理规划土地利用,提高土地用途管制力度,提升土地资源使用效益,可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基于遥感和GIS技术的综合评价方法能够为经济廊道的生态风险评价提供技术支撑。

  • 一带一路遥感监测专栏
    杨玉婷,汤家法,边金虎,李爱农,雷光斌,黄平,蒋梓淳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21, 36(1): 79-89.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2021.1.0079
    摘要 (429) PDF全文 (474) HTML (13)   可视化   收藏

    城市化的显著特征是自然地表不断被热容量大的不透水面取代,进而造成城市热岛效应和严重的城市生态问题。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路段和“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战略通道,加尔各答市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印度境内的重要节点城市,战略地位重要,对其城市化进程及与地表温度相关性研究对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印度段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传统地表温度与不透水面的相关性研究主要以年为时间尺度,较少关注城市不同季相地表温度与不透水面的相关性及其差异。以热带季风气候的季相区分为依据,基于旱季、雨季和凉季3个季相的Landsat 8影像反演了加尔各答市地表温度和不透水面比例,定量研究两者的关系,探讨了地表温度与不透水面比例的季相相关性。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内,低温和高温空间分布相对比较集中,高温区域集中在建成区,而低温主要分布在茂密植被覆盖区和水体区域;②加尔各答市从旱季到雨季再到凉季热岛效应程度总体呈下降趋势,旱季时城市热岛效应最强,凉季时城市热岛效应最弱;③每个季相,地表温度与不透水面比例都呈正相关,地表温度随着不透水面比例增加均呈现先快速上升,后缓慢增加,最后急剧增加的趋势,其中旱季时地表温度增长最快,雨季时地表温度增长次之,凉季时地表温度增长最慢。加尔各答市热环境研究将对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印度段城市热环境背景及生态效应认知等方面产生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