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 第8卷, 第3期 刊出日期:1993-09-15
  

  • 全选
    |
    技术方法
  • 张俊荣 , 刘凤玉 ,王宏琦, 陈萌,何岩
    遥感技术与应用. 1993, 8(3): 1-7.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1993.3.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概要回顾了地下穿透雷达发展过程,特点,体制和主要用途。并介绍研制成的一台冲击脉冲探地成像雷达。其发射脉冲重复频率为100kHZ、脉冲宽度5ns,幅度为正负150V的双向脉冲。天线为收、发分开的领结型振子天线。用取样变换法把接收的回波变换成可显示的慢信号。发射、接收、取样变换、线性放大、对数放大、时间增益控制、积累、雷达参数改变等都是在微处理器和微机控制下进行的。雷达可用人拖动或汽车拖动进行探测,监视屏上可实时滚动地显示所探测的假彩色地下剖面图。能够同时存盘,以备事后处理。并研制了基底去除,综合孔径及一些典型图像处理软件,对地下剖面图进行处理,以提取更多信息。经实地探测,能探到3m以内的地下金属,非金属管道,能获得较清晰的湖底剖面图,探测最深水深可达8m。

  • 唐万龙 ,杨相恒,雷浣群 , 李显军
    遥感技术与应用. 1993, 8(3): 8-14.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1993.3.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肥料试验设计的基础上,探讨应用光谱特性建立冬小麦氮、磷元素丰缺和估产的最佳模型。光谱波段的反射率和植被指数是重要的预报因子,在估产模型中把TM1-4和NIR与TM1-3全部组合形式作为初始因子建模,并增加了氮磷二因子,选择出不同时期不同模型的合适光谱波段范围和植被指数,并对最佳预报模型进行实际验证。

  • 金仲辉 ,张建军
    遥感技术与应用. 1993, 8(3): 15-20.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1993.3.1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一种新的植被光谱指数,即六维光谱绿度值,利用它估算小麦的叶面指数比之于国内外研究者经常使用的RVI、NDVI和PVI植被光谱指数有更好的效果,它的相关系数最大而标准偏差最小。鉴于国内不少单位拥有的便携式野外光谱仪仅附有四个波段,还计算了四维光谱绿度值,同样得到较好的效果。

  • 陈宁 , 陈光远
    遥感技术与应用. 1993, 8(3): 21-25.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1993.3.2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光谱的波形分析技术,对山东玲珑金矿51号脉的岩石样品,在2.0~2.5μm谱域的光谱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这一方法在确定含金石英脉位置和产状及其围岩蚀变的研究中具有应用价值。

  • 胡行毅 ,李保和 , 王家齐
    遥感技术与应用. 1993, 8(3): 26-31.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1993.3.2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一种用于空间遥感器航空校飞的LTN-72惯导参数采集与传输装置。该装置能模拟星上数据管理系统(OBDH)传递包括校飞时间和全部LTN—72惯导参数在内的辅助数据,并具有输出检测信号和自检显示功能。装置经实际校飞使用,效果良好。

  • 骆惠琴 ,李文学
    遥感技术与应用. 1993, 8(3): 31-34.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1993.3.3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选用TM卫片作为调查基础资料,结合地形图和局部地区大比例尺航片,完成了甘肃河西地域三个牧业县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为遥感技术在干旱荒漠地带牧区进行土地资源调查找出了效果好、经济的方法。

  • 徐世永
    遥感技术与应用. 1993, 8(3): 35-36.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1993.3.3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前言航空像片可用于GPS的规划工作,为GPS确定最适宜的地面站位置。使用这种方法来进行GPS测站的勘测工作不同于传统的地面调查,GPS站间不必通视,而要求一个相对无障碍的高度角为15°~20°的空中视场,这个开放的视场给卫星提供最大的追踪时间,并使GPS地面站的信号干扰减到最小。另一个主要问题是地面站可否到达,由于地面站的位置依赖于清晰的空中视物,而不是站间的可视性,因此应把地面站建于具有良好的空中视物

  • 奚和平
    遥感技术与应用. 1993, 8(3): 37-41.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1993.3.3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同一大区域中不同区域研究任务,从宏观、有机的角度建立起完整、实用且配合该区域不同研究目的的背景数据库,达到一库多用、集小成大、更好、更多、更经济地为区域研究服务的目的。文中重点讨论了区域研究背景数据库地图数据库的设计、建立与分析应用等有关问题。并强调背景数据库运行功能。

  • 高峰
    遥感技术与应用. 1993, 8(3): 42-47.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1993.3.4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一些在微机上实现的高效实用的算法设计,增强了微机遥感图像处理的能力,同时这种技术也可与大中小型机上的图像处理相结合,从而使图像处理运行速度明显提高。

  • 刘其真,杨志强,何永保
    遥感技术与应用. 1993, 8(3): 48-51.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1993.3.4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海湾战争期间科威特油井大火卫星TM影像的若干试处理进行概述,着重介绍了多灰度图像的腐蚀技术及对着火油井数目的计算方法。

  • 宋详 , 庄洪春
    遥感技术与应用. 1993, 8(3): 52-58.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1993.3.5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近年来微波散射遥感研究的理论、实验测量和数据处理方面所取得的进展作了综述。近期研究表明:微波散射遥感正由基础研究和数据积累阶段进入实际应用阶段;微波散射计的应用研究已从地面和实验室测量为主发展到地(洋)—机—星多平台遥感应用的状况。

  • 葛之江
    遥感技术与应用. 1993, 8(3): 59-63.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1993.3.5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GPS遥感信息对地定位系统作了简单介绍,然后又从返回式遥感卫星图像的对地定位,实时性强的灾害快速遥感监测系统的重要技术环节及对全球资源、环境研究的技术支持系统等三个方面叙述了GPS航天遥感对地定位系统,并对我国如何发展该系统提出了几点想法。

  • 张志强
    遥感技术与应用. 1993, 8(3): 64-67.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1993.3.6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卫星海洋学的诞生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是生命的摇篮和自然资源的宝库,与人类生产活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十分密切。海水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大得多的、且有较大的热容量、流动性和反射率很低的物质,因此,世界大洋是地球上巨大的太阳热能“吸收器”、“分配器”和地理外壳、地球气候的“调节器”,对海洋的调查研究与开发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张建国,
    遥感技术与应用. 1993, 8(3): 67-70.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1993.3.6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美国陆地卫星系列自1972年开始连续不停地围绕地球运转,几乎飞遍这个星球陆地的每个角落,提供给人类超过三百万幅遥感图像,成为对地球资源环境观测最主要的数据源之一。遍布全世界的陆地卫星地面数据接收站从目前的15座将增加到18座。今年夏天陆地卫星六号(Landsat 6)升空,取代已服役8年多的五号。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接收和处理它的遥感数据工作已基本准备就绪。这颗新星设计寿命五年,由美国GE公司制造,星上主要探测仪器增强型主题绘图仪(ETM)由美国Hughes公司制造。

  • 王家圣
    遥感技术与应用. 1993, 8(3): 71-72.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1993.3.7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前言欧洲遥感卫星1号(ERS—1)于1991年5月4日发射上天。合成孔径雷达(SAR)是其星载传感器的一种,自发射升空后,一直顺利运转着。SAR系全天候型传感器,由于它收集的信息不同于历来的光学传感器,所以近些年来,它是深受重视的一种仪器。SAR所观测的物理量为地表后向散射雷达的截面积,这种物理量借助地表与SAR的辐射关系便可转换成后向散射系数。为了有效利用SAR,对该物理量赋予绝对值较为重要,因此,数据的辐射校准是必要而不可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