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 第22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07-04-20
  

  • 全选
    |
    特约论文
  • 姜景山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7, 22(2): 123-128.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2007.2.12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回顾和总结国际微波遥感近50年发展和中国微波遥感发展30余年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中国微波遥感技术发展现状,分析了中国在未来几十年对微波遥感发展的广泛需求。提出适应这些需求并进一步提高微波遥感发展水平的若干战略设想和一些应着重研究的前沿技术领域,指出了当前我国在发展微波遥感中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

  • 金亚秋,法文哲,徐 丰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7, 22(2): 129-134.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2007.2.12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探测月球和其它外星球是我国空间遥感与深空探测的又一轮新课题。研究地球遥感中星载被动遥感辐射计、主动遥感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等如何应用于月球和其它外星球的探测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了解月球表层的月壤与月岩的物质状态及其分布,对于月球资源的科学认识、以及未来月球探测、登月与月球开发,以及其它外星球探测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先讨论微波被动遥感月球表面辐射的模拟和由微波辐射反演月壤厚度。由月球表面数字高程和月壤厚度实测点数据建立月球表面高度与月壤厚度的一种对应关系,构造整个月球表面月壤厚度的试验性分布。根据克莱门汀的紫外可见光光学数据,计算整个月球表面月壤中FeO+TiO2含量分布,给出整个月球表面月壤介电常数分布。由月球表层温度的观测结果以及月壤的导热特性,给出月尘层与月壤层温度随纬度分布的经验公式。在这些条件基础上,建立月尘、月壤、月岩3层微波热辐射模型。由起伏逸散定理,模拟计算月壤低耗散介质层多通道辐射亮度温度。以此辐射亮度温度模拟加随机噪声为理论观测值,按3层模型提出月壤层厚度反演方法。由于高频通道穿透深度小,由高频通道的辐射亮度温度按照两层尘—月壤微波热辐射模型反演月尘层与月壤层的物理温度。并以此为已知参数,由穿透深度较大的低频通道的辐射亮度温度反演月壤层厚度,对于反演的相对误差也进行了讨论。在研究微波主动遥感方面,提出低空飞行全极化L波段雷达窄脉冲探测月壤层厚与层结构的建议。此时采用一层具有上下随机粗糙界面的有耗
    介质层月壤层模型,在下垫月岩粗糙界面上有一层随机分布的碎石散射体。推导了包含面散射、体散射,以及面体相互作用7种散射机制的全极化脉冲波Mueller矩阵解。以月壤特征参数(月壤层厚、FeO+TiO2金属含量、介电常数,界面粗糙度、碎石分布等)为函数,用时域Mueller矩阵解数值模拟来验证方法可行性。L波段窄脉冲极化回波波形能用于反演或估算月壤厚度与分层结构。

  • 系统设计与研究
  • 张 成,吴 季,孙伟英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7, 22(2): 135-140.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2007.2.13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旋转扫描干涉式微波辐射计成像算法进行研究,提出了基于伪极网格傅立叶变换的成像算法,利用一维插值以及一维FFT即可实现图像重建,既提高了成像精度,又保证了成像速度。以3种8单元天线排列方案阵为例,利用本文方法和基于线性插值的笛卡儿网格方法分别进行成像模拟,模拟结果验证了本文方法的优越性,同时表明天线阵排列方案对成像结果影响很大,天线阵基线均匀性越好,数量越多,成像质量就越好。直线阵无法实现基线数量与均匀性的统一,而平面阵可以在较好均匀性情况下实现最多的基线数,是天线阵排列的首选方案。

  • 徐曦煜,刘和光,许 可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7, 22(2): 141-146.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2007.2.14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星载雷达高度计是很有应用价值的微波遥感器,我国将于近年发射海洋二号卫星,高度计是其主载荷。在航天环境中,硬件性能的不理想会带来测高误差。通过在星上进行内定标工作能够较好地修正这些误差。首先描述了内定标的主要任务,推导了内定标模式中的信号流程。然后,总结了目前国内外星载高度计的内定标技术,对它们进行了分析和比较,选择了一套内定标方案,对延时和衰减参数进行了工程设计,并分析了双频和多带宽体制对内定标的影响。最后,作者对内定标模式1中产生的误差源及其对测高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结合TOPEX参数对内定标模式2对测高性能的改善进行了定量研究。

  • 孙茂华,郑震藩,张升伟,蓝爱兰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7, 22(2): 147-151.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2007.2.14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微波湿度计是风云三号卫星重要载荷之一,其中数据处理与系统控制单元是控制系统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和数据交换的核心部件,该单元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对微波湿度计至关重要。结合神舟四号多模态微波遥感器的研制经验,对冗余设计中通用的设计方案进行了分析和比较,详细介绍了风云三号卫星微波湿度计数据处理与系统控制所采用的冗余设计方案的选择依据、基本原理和特点。通过风云三号卫星微波湿度计的实际应用,该方案的可行性与可靠性得到了充分验证。

  • 朱素云,刘 浩,董晓龙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7, 22(2): 152-154.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2007.2.15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海洋二号有效载荷微波散射计是由中科院空间中心研制的一种星载微波遥感器。它采用笔型波束圆锥扫描脉冲体制,主要用来测量海面风矢量,具有广泛的应用需求。着重介绍了散射计的数据处理系统的功能、结构及部分实验结果。

  • 张德海,姜景山,张晓辉,朱素云,周 宁,郑世峰,张经文,林 颖,任建华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7, 22(2): 155-157.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2007.2.15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双频微波辐射计是韩国科学技术卫星二号的主载荷,目前已完成了正样研制并交付韩国。双频微波辐射计是全功率形式的微波辐射计,星上采用两点定标方式。由于受卫星平台的限制,天线不能做得很大并进行扫描,因此选择了接收机定标的方案,即定标支路和观测支路采用了不同的天线,通过多路开关与接收机连接。系统及验收测试表明,双频微波辐射计满足韩方的各项功能和性能指标要求。介绍了韩国科学技术卫星二号的基本情况以及双频微波辐射计的设计方案。给出了主要指标和系统试验结果。

  • 胡岸勇,苗俊刚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7, 22(2): 158-161.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2007.2.15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介绍了二维综合孔径辐射计的成像原理、反演算法和天线优化布局的基本思想,并用模拟退
    火算法对两种类型的天线布局做了优化仿真。其一是针对圆形区域内分时旋转的测量方式,根据两
    种不同的设计思想得到了两种不同的天线优化布局结果,并对其进行了试验验证;其二是提出了新
    型的非规则随机天线布局的方法,并以T形条带区域的天线优化布局为例,对其进行了优化计算
    和成像仿真。

  • 王爱明,索 乐,杨文涛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7, 22(2): 162-165.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2007.2.16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海浪、船舶、溢油、内波和海冰等海洋现象为主要的观测目标,海洋监视监测卫星利用多极化SAR的高分辨率模式进行精细成像,识别目标细节特征,利用宽观测带扫描模式进行快速覆盖观测,获取全球海洋遥感信息。针对各观测目标要素,借鉴ERS和RADARSAT-1的观测结果,结合理论分析与仿真,初步分析了海洋监视监测SAR卫星轨道参数和有效载荷工作模式等卫星任务。

  • 汪 伟,李 磊,张智慧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7, 22(2): 166-172.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2007.2.16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一种宽带双极化星载SAR有源相控阵天线阵,该天线以TR组件和双极化线阵组成的有源线阵为基础,并根据相控阵天线对雷达信号瞬时带宽的限制条件,选择合适的实时延迟子阵,结合结构安装的要求,构成电气独立的模块。在此基础上,根据雷达对天线孔径大小的需要,通过馈电网络激励拓展成大型有源相控阵天线,该天线可以通过波控灵活的控制和网络的合成,实现多极化、波束扫描、波束赋形和多通道等功能。其中对于双极化辐射天线,分别针对微带贴片天线阵和波导缝隙天线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给出了实验验证结果。微带天线阵采用宽带的双层贴片辐射单元和并馈网络实现大带宽要求,两种正交极化模式分别由共面微带线和缝隙耦合来激励,其馈电网络居于开有耦合缝隙接地板的两侧,实现复杂网络空间安排和降低馈线耦合的功能。对于贴片单元的激励,采用对称、反相馈电和分组优化等方法,有效地提高了极化隔离度和极化纯度;而双极化波导缝隙阵中,以脊波导宽边纵缝谐振阵实现垂直极化,波导窄边非倾斜缝隙阵实现水平极化,在每种线阵中都通过分组馈电、过载技术和辐射/馈电波导一体化设计,实现了宽带和压缩横截面的目的。两种形式的天线阵比较,阵面剖面高度相当,微带阵具有宽带、轻质、易于加工和成本低等优势,而波导缝隙阵则具有高效、高隔离度和低交叉极化等性能,但是其缺点是结构复杂、加工难度大和重量大等。

  • 研究与应用
  • 杜 阳,李忠宁,陈焕煜,齐 洋,孔金瓯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7, 22(2): 173-176.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2007.2.17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描述了一种对改进的IEM模型的扩展双站散射模型。我们发现在非相干功率的表达式中,交叉分量和补充分量都由两项组成:一项与误差函数无关,而另一项与误差函数有关。后一项可看成是由误差函数引起的修正项。模型预测值和测量数据的良好吻合显示了这种扩展双站散射模型的有效性。

  • 何宜军,孟 雷,李海艳,张 彪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7, 22(2): 177-182.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2007.2.17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一种利用全极化真实孔径雷达测量方位方向和距离方向海浪斜率的新方法,该方法不同于极化方向角估计海浪方位向斜率方法,利用两种线极化图像信息将有关弱极化项剔除(流体动力学调制),获得仅包含倾斜项和极化调制项的雷达成像公式。利用机载SAR取代真实孔径雷达进行海浪反演,获得了与浮标致的结果。另外,在速度聚束模式情况下,推导了双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图像谱同海浪谱的非线性变换关系。

  • 田巳睿,王 超,张 红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7, 22(2): 183-187.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2007.2.18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Envisat的AP数据可以在一次成像过程中得到同一场景的两幅不同极化模式的数据,使用这种数据进行船只检测可以有效的提高检测概率并降低虚警率。为利用AP数据中包含的关于目标和场景的有效信息,引入了基于向量矢量的P-CFAR检测器对交替极化数据进行检测。首先使用GIS数据对陆地区域进行了掩膜处理,剔除了陆地区域的影响。然后使用P-CFAR检测器对目标进行检测。通过检测器窗口的滑动,我们对中心像素的信息量进行计算,并将其与检测阈值进行比较,从而检测得到目标。最后,为剔除虚警,使用了一个复合目标辨识算法对检测得到的候选目标进行了辨识。为了评价该算法的检测性能,利用Envisat ASAR的交替极化数据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充分利用目标和场景的有效信息,在环境干扰较大的情况下也可以对舰船进行有效的检测。

  • 技术方法
  • 韦立登,向茂生,吴一戎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7, 22(2): 188-194.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2007.2.18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一种利用高精度的定位定向系统(POS)数据,在SAR成像阶段实现机载干涉SAR运动补偿及图像配准的成像处理方法。该方法针对机载干涉SAR系统的双天线雷达数据对的特点,在成像阶段直接利用高精度的POS数据完成干涉SAR图像对的位置误差补偿、干涉相位误差补偿以及自动配准等过程。实际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机载干涉SAR的图像质量,改善复图像对之间的相干性,非常适用于机载双天线干涉SAR雷达数据的成像处理过程。

  • 研究与应用
  • 纪永刚,张 杰,孟俊敏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7, 22(2): 195-199.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2007.2.19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2005~2006年冬季辽东湾海冰双极化ENVISAT ASAR影像时间序列,分析了不同极化方式的ASAR影像对辽东湾海冰的探测能力,结果发现交叉极化图像由于其后向散射动态范围小,限制了其在辽东湾海冰分类中的应用。同时利用SAR图像,结合同步TM数据,开展辽东湾海域不同类型海冰的电磁特性响应分析研究,指出SAR能较好识别固定冰、平整冰和碎冰堆积区,但在探测初生冰时并不可靠,其探测结果与海冰生长阶段以及海冰周围环境条件有关,同时由于受分
    辨率限制并不能识别莲叶冰等海冰类型。

  • 魏志强,金亚秋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7, 22(2): 200-203.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2007.2.2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用中国广东地区的DEM数据和ENVISAT-ASAR参数,按SAR成像机理和双尺度粗糙面散射计算构造SLC数据,通过按比例变更DEM的起伏程度造成具有不同的起伏高度和阴影,进而构造了多景不同残差点数量的相干数据。该数据能够有效的估评检验各种InSAR解缠算法,有助于分析实际图像阴影对InSAR反演DEM误差的影响。在路径跟踪的解缠算法中,路径越短解缠效果越好。提出了一种路径跟踪的相位解缠算法,其利用蚁群算法求解连接残差点的最短路径,然后对该路径进行了分割,生成连接相邻异性的残差点对的分割路径,能够在解缠过程中避免出现“解缠孤岛”现象。将该算法分别应用于多景仿真SLC数据的相干图像和ENVISAT-ASAR伊朗Bam地区的InSAR图像,并与其它几种解缠算法作了比较。数据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有效的应用于各种复杂地形的InSAR图像的相位解缠,与其它解缠方法相比,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 陈富龙,王 超,张 红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7, 22(2): 204-209.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2007.2.20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SAR影像分类,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案例(CASE)库多时相SAR影像分类方法。该方法主要分为4部分:SAR影像预处理;智能CASE的建构;基于CASE相似度匹配的SAR影像分类;分类后处理。在智能CASE建构期间,引入时空分析技术去除“伪”CASE,从而保证了CASE库中CASE信息的可靠性。接着,在基于CASE匹配的SAR影像分类过程中,采用分层相似度评价的方法,消除CASE特征相互之间的混叠效应。最后,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进行影像分类后处理。该方法有效地考虑了分类地块的形状因子,使分类结果更精确、更符合逻辑性。以2000年(4景,包含4个季度)和2004年(3景,包含3个季度)的多时相SAR影像作为实验数据,结果表明,使用我们提出的方法能达到较好的SAR影像分类结果,分类总体精度达到85%~90%,这为利用多时相SAR影像实施土地利用和变化监测(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LULC)奠定了良好基础。

  • 刘王景怡,王振占,殷晓斌,姜景山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7, 22(2): 210-215.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2007.2.2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星载极化微波辐射计(Windsat)是美国于2003年1月6日发射的全球第一颗星载极化微波辐射计卫星,目的是为了验证极化辐射计在卫星上遥感海面风场的能力。针对Windsat在轨运行期间的数据,研究了风场反演的海洋和大气算法,进行了全球海面风场的反演,同时反演出其它地球物理参数。最后利用同步的其它数据对反演结果进行了验证。本文在极化辐射计风场反演方法和算法研究方面做了初步的尝试。

  • 王晓慧,林明森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7, 22(2): 216-221.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2007.2.21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全球海洋盐度的分布和变化对于海洋生态系统和海洋气候系统都是非常重要的参数。盐度的被动微波辐射遥感虽然在L波段灵敏度最高,但是其在L波段的灵敏度低于其它许多变量,因此对盐度反演模型精度要求很高。通过介电常数模型、海表粗糙表面波谱模型和电磁散射模型的融合,并经过实验数据的比较,可以获得描述海表辐射率的理论模型表达式。概述了目前常见的L波段描述海表辐射率的理论模型和几种半经验模型,利用不同的组合模型Two-scale与Durden &Vesecky x 2结合、SSA与Elfouhaily结合和利用亮温依靠速度的Hollinger和Camps等人的半经验线性模型以及Gabarro等人的半经验模型,归纳了Gabarro等人利用WISE试验数据和EuroSTARRS数据反演盐度的结果,并依据盐度反演的质量对这些模型进行了评估。

  • 刘红燕,李 炬,曹晓彦,熊 斌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7, 22(2): 222-229.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2007.2.22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用地基12通道微波辐射计在北京地区做了为期1年(2005年8月~2006年8月)的测量,测量得到的水汽总量与探空资料得到的水汽总量的相关系数在0.97以上。由神经网络反演得到的温度、湿度和水汽廓线与探空得到的结果,按照春、夏、秋、冬4个季节做了对比分析。同时分析了在2006年4月17日北京发生沙尘暴期间,微波辐射计观测的总水汽量的变化特征以及反演得到的各种廓线结构特征。发现在沙尘暴发生期间,北京的水汽总量出现明显增长,其最大值达到2.25cm,而2006年4月份的平均总水汽量为1.057 cm。且发生沙尘暴期间北京地面到1 km高度范围内温度升高,即发生沙尘暴时,边界层的热力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这些特征变化,地基12通道微波辐射计都可以观测得到。

  • 叶红霞,金亚秋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7, 22(2): 230-233.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2007.2.23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TE极化下粗糙面上方的目标散射问题,提出了粗糙面的基尔霍夫近似(KirchhoffApproximation,KA)计算与目标的共轭梯度法(Conjugate Gradient,CG)求解相结合的混合算法,无需数值求解粗糙面的EFIE,节省了大量的计算时间。提出目标与粗糙面的快速互耦迭代算法:每一次迭代中,首先用上次求得的目标表面场计算粗糙面的差值感应场,代入目标积分方程求解右端激励项,再用CG方法求解目标的EFIE获得新的目标表面场。多次迭代直至目标的表面感应场收敛。结合Monte-Carlo方法迭代计算了二维Gauss粗糙面上柱状目标的散射,数值分析其散射峰值的角度性分布。

  • 武胜利,杨 虎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7, 22(2): 234-237.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2007.2.23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AMSR-E被动微波传感器获取的亮温数据与MODIS陆表分类产品(MOD12)相结合,将全球陆表分为16类,并假设每种类型的地表在各个被动微波通道具有较一致的发射率,在此基础上针对每种陆表类型分别建立了陆表温度反演算法。在算法的建立过程中,为了避免混合像元以及冻土、积雪发射率不确定性带来的影响,仅对单一地表类型占90%以上以及MODIS陆表温度产品高于273K的被动微波像元进行回归。同时,考虑到降雨对回归结果的影响,在数据选择中加入了降雨判识,在被动微波亮温数据中除去了降雨像元。利用上述算法,用2004年1~10月的全球部分地区AMSR-E数据在MODIS陆表分类产品的基础上对每种地表类型分别进行了陆表温度反演,并与MODIS陆表温度产品进行对比,结果显示相关性较好,均方根误差为2~4 K。

  • 陈艳玲,丁晓利,黄 王成,李志伟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7, 22(2): 238-241.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2007.2.23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合成孔径雷达)作为一种现代高空间分辨率成像侧视雷达,对地球表面海洋所成的图像中蕴含了极为丰富的中尺度及亚中尺度海洋大气边界层的信息,因此对边界层气象学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使用SAR研究海气边界层这一涵盖微波遥感、气象学及海洋学等学科的科学前沿课题在国内却少有文献报道。在此背景下,首先介绍了SAR反演海洋大气边界层的研究概况,回顾了SAR反演海气边界层参数的原理和方法。然后以2002年5月7日当地时间10时53分ERS-2卫星获取的香港地区(22.097°N,E 114.300°E)SAR海洋图像为例,进行了反演风向风速的初步试验,最终获得了较高精度的风矢量。具体过程如下:先对SAR图像进行预处理,包括ADC(Analog Digital Converter,模数转换器)补偿、精确校准及斑点滤波等过程;然后利用经典的谱分析方法求得具有180°模糊度的风向,再用香港天文台气象浮标实测资料消除这一不确定性得到了真实的相对风向;紧接着利用CMOD4地球物理模式函数计算得到了海面上10 m高的风速。与气象浮标站所记录的平均风速和风向比较,两个20 km×20 km大小的试验区域求得的风向误差分别为23.71°和7.00°,平均风速误差分别为0.18 m/s和-0.12 m/s。结果表明,如果对SAR预先进行严格的预处理,结合经典的谱分析方法和CMOD4模型,即可获取高精度的风矢量。这一结果为今后海洋大气边界层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甘锡林,黄韦艮,杨劲松,李晓锋,楼林,史爱琴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7, 22(2): 242-245.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2007.2.24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1995~2005年300多幅ERS-1/2,Radarsat-1,ENVISAT、SPOT、Landsat、IRS和NOAA AVHRR图像统计了南海北部海洋内波的时间分布特征,并绘制了内波空间分布图,利用KdV方程和Levitus历史跃层资料反演了内波的振幅和波速等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南海北部海洋内波出现的区域主要有3块:吕宋海峡,东沙岛和海南东北部。内波传播方向以西向为主。在吕宋海峡,相速度达3 m/s,内波振幅超过100 m。在东沙岛附近,相速度在1.5~2 m/s左右,振幅在20~80 m左右;东沙岛西面和北面,相速度在1~1.5 m/s左右,振幅在5~20 m左右。海南东北部,相速度在0.4~0.8 m/s左右,振幅在2~4 m左右。内波的时间分布特征为:内波以4~9月为高峰期,1~3月和11~12月为低峰期;在每个月里以16~19日为高峰期。

  • 甘锡林,黄韦艮,杨劲松,楼林,史爱琴,张小丽,孙向明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7, 22(2): 246-250.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2007.2.24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雷暴结构的探测是当今的热点问题。雷暴底层的细结构探测尚未见报道。本文利用一幅ERS-1图像,探测雷暴底层在海面留下的痕迹,结合辅助NOAA AVHRR和NCEP数据分析了2002年8月11日发生在台湾海峡的一次中尺度雷暴过程。结果表明,此次雷暴过程是在锋面前沿产生的,北风和南风切变为此次过程提供了激发动力。雷暴呈现椭圆形结构,长短半轴分别为13 km和10km,风暴中心强降雨区直径达5 km,雷暴前进方向是东北向,移动速度为5.9 m/s,在雷暴后部存在有组织的尾状条纹,结合雷暴结构诊断分析认为此尾迹是龙卷中心拖曳留下的痕迹。在雷暴外流区,冷空气反气旋式下降,周围的暖空气气旋式上升,两股气流的风切变导致大气内波的产生。此内波含有12个孤立子波,波长从450 m到237.5 m,平均波长为297.9 m。

  • 杨 姗,苗俊刚,李俊洁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7, 22(2): 251-254.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2007.2.25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从两路接收信号的相关系数方面分析相位噪声对毫米波综合孔径辐射计的影响。利用非线性方法对本振信号的相位噪声建立的模型进行仿真。研究了在相关系数幅度和相位不同的允许误差范围内对本振相位噪声的指标要求。

  • 任 立,董晓龙,张 琮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7, 22(2): 255-259.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2007.2.25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系统分析了毫米波天线测量系统中的各种误差的分布及对测量结果可能产生的影响,并选择了截断误差进行详细分析研究。首先讨论了扫描平面位置的选择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以及同其相关因素之间的制约关系;然后对截断误差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到了截断边界处电场水平与截断引起测量误差水平之间的定量关系,讨论了截断误差对主、旁瓣误差的影响;对微波及更高频率的天线测量工作过程中截断误差的特点、估计与控制进行了总结;最后进行计算机仿真与模拟。

  • 魏 茉,胥传东,郭 伟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7, 22(2): 260-263.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2007.2.26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简要介绍了基于微波连接网络硬件辐射传输模型的CE-1卫星微波探测仪定标试验,给出了试验结果,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验证。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测温精度对地面定标结果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测温电路的测温精度达到0.5 K,测温电路的性能满足微波探测仪定标的要求,测温误差对地面定标精度的贡献小于0.1 K,在接收机工作温度和环境温度差别较大时,基于测温电路的微波连接网络硬件辐射传输模型校正使定标结果得到明显的改善。

  • 孙知文,施建成,杨 虎,蒋玲梅,彭 亮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7, 22(2): 264-267.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2007.2.26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选择新疆地区作为实验区,为风云三号(FY-3)微波成像仪(MWRI)发展中国区域的积雪参数半经验反演算法。使用2003年4个月的新疆地区的台站观测资料和AMSR-E 18.7 GHz,36.5GHz和89 GHz水平和垂直极化亮温作为FY-3 MWRI的模拟数据,在Chang建立的半经验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一个新算法。用已有方法去除水体、降雨、湿雪、冻土的像元后,用新算法反演了新疆地区的2004年1月的积雪参数,并分别与AMSR-E雪水当量产品和台站观测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新算法在新疆地区优于AMSR-E的反演算法。

  • 李志平,赵冬末,苗俊刚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7, 22(2): 268-271.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2007.2.26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有限积分算法,仿真计算了微波辐射计接收机的逆向辐射噪声温度对于接收天线口面的附加温度,并根据CST仿真软件计算结果,对照给定的简化理论模型,具体分析了微波辐射计逆向辐射噪声温度微波辐射计定标桶罩以及天线口面位置的影响。

  • 牛亚莉,苏 涛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7, 22(2): 272-276.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2007.2.27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微波遥感数据处理中往往要对接收的回波信号在中频直接进行正交解调,以采样定理为基础,通过对遥感器接收到的回波线性调频信号的数字频谱分析和对数字滤波器的性能分析,得出正交解调运算量与回波信号采样率以及低通滤波器阶数的关系。针对某一带宽的信号,设计出对应于不同采样率的解调滤波器,对其性能和运算量作了分析对比并得出最佳设计。

  • 图像处理
  • 江碧涛,张云华,姜景山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7, 22(2): 277-281.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2007.2.27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用稀疏天线阵的观点解释了对均匀分布的点目标进行SAR成像模拟时幅度图像中出现的明暗条纹现象。在条纹的亮区,图像的信噪比和清晰度都很高,相位信息也得到很好保持;但在条纹的暗区,图像的幅度信息和相位信息都受到严重破坏。明暗条纹出现的位置和宽度与雷达观测角度、距离向分辨率、以及雷达工作频率等有关。用使均匀分布的点目标的高度有一个很小程度的随机分布的方法来破坏均匀分布,达到了消除明暗条纹的目的。消除明暗条纹后的雷达图像的清晰度和分辨率都比消除前有所降低,但却符合具有相应分辨率的雷达系统的成像效果。

  • 张 群,管 华,郭 英,宋元鹤,李宏伟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7, 22(2): 282-286.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2007.2.28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由于目标本身或目标部件的振动和旋转运动而引入的微多普勒谱会对目标主体的ISAR像造成污染,严重时无法对目标主体进行成像。介绍了雷达目标回波信号中的微多普勒信号产生原理,提出了一种微多普勒信息分离与提取的方法,基于旋转部件的微多普勒谱与目标主体谱在谱图域表现形式的不同,将旋转部件的微多普勒谱与目标主体谱分离后获得了具有大旋转部件一类目标的清晰像,同时也获得了目标旋转部件的一些运动及结构信息。最后,仿真结果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 技术方法
  • 徐 丰,金亚秋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7, 22(2): 287-290.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2007.2.28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简要介绍了一种多方位城区高分辨率SAR图像的信息获取和地物重建方法。该方法的整个流程包括用恒虚警率(CFAR)检测器检测边缘,用平行线Hough变换从边缘提取建筑物的像,根据提取的建筑物像的统计特性,给出有各方位的像估计建筑物参数的方法。用该方法对四方位PiSAR图像做试验,得到了较好的结果。最后给出了该方法的实际应用建议。

  • 图像处理
  • 王 贺,杨劲松,黄韦艮,王 隽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7, 22(2): 291-296.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2007.2.29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由6参数双峰频谱和cos-2s型分布函数得到了双峰海浪方向谱的波数谱形式,并利用海浪谱到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图像交叉谱的非线性转换关系,对双峰海浪谱的SAR图像交叉谱进行了仿真,分析了不同海浪参数和SAR平台参数对SAR图像交叉谱的影响,并与SAR图像谱进行了比较。

  • 李凤琴,苗俊刚,赵 锋,刘东海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7, 22(2): 297-300.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2007.2.29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被动式毫米波孔径合成辐射计是采用稀疏的天线阵来进行干涉成像。成像中可视度的相位误差对成像质量影响很大。给出了影响可视度误差因素的分析,并对整个校准系统进行了结构建模,同时介绍了一种对可视度相位进行实时校准的方法——冗余基线校准法(Redundant SpacingCalibration,简称RSC),仿真了两种天线布局下的校准效果,证明了冗余基线校准方法对被动式毫米波干涉成像中相位误差校准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