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 第24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9-02-20
  

  • 全选
    |
    技术方法
  • 吴季,刘浩,阎敬业,孙伟英,张成,潘碑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9, 24(1): 1-12.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2009.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大气、海洋和陆地土壤水分遥感的应用对被动微波遥感器的空间分辨率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是传统的微波辐射成像技术在分辨率达到一定高度时,由于波束在每个分辨像元的驻留时间越来越短,以致对辐射亮温的测量分辨率产生了影响,这就使得采用传统扫描成像技术来提高空间分辨率的技术路径成为不可能。文章较为详细地综述了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微波辐射成像技术——干涉式被动微波成像技术(或称为综合孔径微波辐射成像技术)。在阐述其原理时,采用了新颖的切入点,从被观测目标的空间频谱特征和如何对其进行采样入手,试图从另一个角度揭示干涉式辐射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并使其更加系统化。在介绍实际的成像系统时,将重点放在二维成像系统上,其中时钟扫描成像方式和伪极网格图像反演方法是作者最新的研究成果。

  • 研究与应用
  • 王毅, 石汉青,黄思训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9, 24(1): 13-21.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2009.1.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大气气溶胶在很多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它的来源广泛并且具有很大的时空变化性,难以在全球范围内精确、实时确定气溶胶的性质、组成及时空分布,因而对大气气溶胶的研究依赖于监测手段的发展。地基试验能获取点源的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AOD)的地面测量数据,得到的气溶胶光学厚度用于卫星数据的预处理以及气溶胶光学厚度反演的精度验证。而经过地基校验后的卫星遥感数据,可以反映大范围内实时动态的气溶胶信息。利用MODIS资料和地基探测的太阳光度计资料,对中国东南地区及近海海域的大气气溶胶光学特性进行了分析,讨论了适用于中国东南地区的大气气溶胶模型;利用连续的太阳光度计数据对MODIS资料的反演结果进行校验,结果表明:改进气溶胶模型和采用连续波段太阳光度计探测数据,可以提高MODIS AOD的校验结果。

  • 陈旭,徐佐荣,余世孝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9, 24(1): 22-26.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2009.1.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高空间分辨率、相对低光谱分辨率的新型遥感图像的出现和普及,基于像元、依赖于光谱信息特征的传统遥感分类方法已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型数据的分类工作。通过应用面向对象的多层次分割分类方法对广东省黑石顶自然保护区的QuickBird遥感图像进行了分类尝试。分类结果显示相对于传统的基于像元的分类方法,基于对象的多层次方法具有更准确的分类结果、更明确的分类边界和更均一的内部同质性。

  • 祝善友,张桂欣,尹球,匡定波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9, 24(1): 27-31.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2009.1.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上海作为研究区,采用多源极轨气象卫星热红外波段数据,在进行数据预处理的基础上选择264个时相,与52个气象站点的同步气温数据进行耦合,建立了分季度、分时段的两种气温遥感反演模型。结果表明,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大量样本可用于建立稳定的气温反演模型,而且通过实测的单个站点数据进行模型修正能够提高气温水平分布的反演精度。

  • 王贤敏,牛瑞卿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9, 24(1): 32-39.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2009.1.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广大南方地区,岩石上部覆盖着较厚的土壤和茂密的植被,因此在南方地区开展的有关遥感岩性分析的相关研究较少,尚无成熟的方法可循。针对三峡库区这一地形复杂、地质灾害频繁、土壤植被发育的地区进行遥感影像岩性分析,提出了一种增量式概念格构造算法,采用像素邻域的统计特征,构造光谱、纹理、植被覆盖3类指标集,根据大量统计分析,对指标集作合理量化,挖掘出T1j2(嘉陵江组二段)的岩性关联规则。

  • 张保华,张金萍,汤庆新,丁圣彦,梁国付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9, 24(1): 40-45.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2009.1.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位于黄河下游沿岸的河南省封丘县为研究区域,通过遥感影像解译、地理信息系统和景观格局计算软件,分析了该区域1990、2000年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的变化特征,运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找出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因子,结果如下:研究期间居民点与建设用地增加2 934.87 hm2,其它类型用地减少,尤其是旱地、水体分别减少1 084.81 hm2、1 717.92 hm2;以种植业用地为基质(旱地、水田用地比例之和近80%)的农业景观较为稳定,但农业结构单一、景观多样性较低;人口数量、粮食生产、对优越生活条件的追求等农业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是研究区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演变的驱动因子。

  • 杨勇,任志远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9, 24(1): 46-51.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2009.1.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1988年TM影像、2002年ETM影像和2007年TM影像提取了西安市主城区和远郊区城镇建设用地信息,利用GIS技术对三期城镇建设用地进行了叠加得到西安市城镇扩展数据。利用主要道路交通图和行政边界图对扩展数据进行裁切,得到了西安市绕城高速内和远郊区的城镇扩展信息。运用扩展强度指数、城镇建设用地相对变化率和分形维数等模型对西安市的城镇扩展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的城镇建设用地面积从1988年的151 796 493.8 m2增加到2007年的365 180 608.0 m2,总体扩展了2.4倍。其中主城区的扩展主要集中在二环与绕城高速之间,二环内的城镇建设用地面积扩展速度相对较慢;西安市的3个远郊区中长安区扩展倍数最大,在1988~2007年扩展了7.39倍,其次为临潼区和阎良区;1988~2002年西安市的主城区和远郊区的分形维数都呈增加的趋势,城市边缘形态趋于复杂,而2002~2007年分形维数呈减少的趋势。西安市远郊区的城镇建设用地相对变化率高于主城区,未来城市发展的格局逐渐呈现为主城区城镇扩展速度的相对放缓和远郊区的规模不断增大的趋势。

  • 任玉环,刘亚岚,魏成阶,胡蕾秋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9, 24(1): 52-56.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2009.1.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发生在四川省汶川县的“5.12”大地震给四川乃至全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道路是本次抗震救灾过程中的“生命线”,如何对道路的损毁状况进行快速准确的监测成为抗震救灾的一项重要工作。以汶川地震的重灾区——北川县为研究对象,利用震前震后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通过面向对象的图像分类方法进行道路识别,并通过震前道路识别结果与震后影像的叠加和震前震后道路识别结果的变化检测提取出损毁的路段。信息提取的结果已在第一时间提交给相关部门,为生命线的尽快抢通提供了及时、科学的依据。

  • 张海英,周德民,王一涵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9, 24(1): 57-62.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2009.1.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选取我国东北地区三江平原腹地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的3个农场作为研究区,选取1975年、1989年和2006年3个不同历史时段的研究区遥感影像,通过高精度影像的支持,应用遥感目视解译方法,提取出研究区沼泽、河流泡沼、林地、水田、旱地及其它地物类型共6种地类景观30 a来的历史变化信息。在地理信息系统方法支持下,定量分析了研究区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单一的沼泽湿地景观随着当地农业发展逐步成为当前以农田景观为主的过程。研究表明,研究区湿地景观变化过程明显,在此过程中还伴随着水田与旱田景观结构剧烈变化,并且呈现出不同的区域内部景观变化发展过程。其中,开发最早、受人类活动影响最明显的前锋农场,沼泽湿地面积减少最多;鸭绿河农场的沼泽湿地面积减少速度最快;而洪河自然保护区由于生境栖息地狭小,尽管受到严格保护,在周边农场外部影响下还是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沼泽湿地萎缩现象。

  • 赵玉芹,汪西莉,蒋赛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9, 24(1): 63-67.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2009.1.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渭河陕西段水域为研究对象,在获取了实地监测数据和SPOT5遥感影像的基础上,对遥感数据进行预处理,建立了BP神经网络水质反演模型和RBF神经网络水质反演模型。并对水质参数CODcr、NH3-N、DO、CODmn进行反演。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神经网络模型反演水质参数是可行的,由于是非线性模型,其反演结果明显好于线性回归模型的结果。

  • 谢玉林,汪闽,张新月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9, 24(1): 68-72.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2009.1.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海岸带遥感地物自动信息提取工作中,传统基于像元的图像处理技术难以解决由于地物混杂带来的椒盐噪声现象。提出了一种面向对象的养殖水域提取方法,该方法分为4步:① 结合eCognition分割算法的基本思想,设计并使用了多精度图像分割算法获得分割图斑;② 计算图斑的多类特征,包括光谱、形状、纹理、空间关系等,为后续分析服务;③ 通过基于图斑的多特征分析,提取出水域全图以及其派生的面状水域、线状水域;④ 在所有水域中剔除面状水域和线状水域,获得养殖水域。在SPOT\|5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上的提取实验证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 武晋雯,张玉书,冯锐,陈鹏狮,纪瑞鹏,张淑杰,孙龙彧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9, 24(1): 73-76.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2009.1.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MODIS海冰遥感监测原理及海冰反演方法,提取海冰像元并估算海冰面积。利用2004~2007年冬季MODIS遥感影像,并结合辽东湾沿岸14个气象站的气象资料,研究辽东湾海冰面积与气温的关系。结果表明:辽东湾冬季海冰面积与气温有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815,通过二者之间的回归方程可预估未来海冰面积变化趋势。

  • 张力,周廷刚,李成范,吴忠芳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9, 24(1): 77-81.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2009.1.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2000年、2003年的SPOT图像和2006年的中巴资源卫星(CBERS-1)图像为主要数据源,在运用RS及GIS技术对遥感图像进行一系列预处理的基础上,提取不同时期重庆主城核心区的建成区面积,同时分析城市扩展的速度和空间差异。结果表明,2000~2006年建成区的面积增长了114.14 km2,年增长率为10.48%。城区扩展的主要方位是正北和东北方向,占到总增长面积的60%左右。农用地为扩展用地的主要地类来源。经济发展、政策与规划、自然地理环境、交通基础设施等合力作用是城市空间格局演变的主要驱动力。

  • 图像处理
  • 张薇,向茂生,吴一戎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9, 24(1): 82-87.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2009.1.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三维重建模型,研究了机载双天线干涉SAR系统的外定标问题。算法采用基于敏感度方程的方法,通过对干涉成像方程各参数求导,得到基于敏感度方程的误差模型,在此基础上,依据若干地面控制点的精确数据,求解干涉参数偏差。通过迭代求解,得到定标后的干涉参数,并生成精确的数字高程模型。利用我国自主设计、研制的机载干涉SAR系统获得的数据,进行了外定标处理实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 刘军,王冬红,王慧,张强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9, 24(1): 88-92.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2009.1.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利用数字表面模型直接代替数字高程模型进行正射纠正难以达到真正射效果的原因,阐述了遥感影像真正射纠正的基本流程,针对其中的建筑物遮挡区自动检测这一关键问题,以Z-Buffer算法为基础提出一种解决方案,并利用ADS40影像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

  • 张波,王超,张红,吴樊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9, 24(1): 93-96.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2009.1.9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SAR正射产品生产的流程工艺为序,从精度控制的角度出发,着重对影响SAR影像正射产品精度的相关因素进行理论分析,并以同一地区不同入射角的5景Radarsat-1 SAR影像为实例,结合实地GPS采集的140个控制点给出了生产高精度SAR影像正射产品的相关实验结论和生产建议。

  • 薛振山,杨晓梅,苏奋振,孙晓宇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9, 24(1): 97-102.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2009.1.9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珠海市横琴岛为试验区,对CBERS-02星多光谱数据和SPOT5全色数据进行融合处理,融合方法包括HIS变换法、Brovey法、主成分融合法、小波融合法、SFIM法、Gram\|Schmidt法、PANSHARP法,并使用定量指标对融合结果进行分析,通过计算各波段均值、信息熵、标准差、相关系数等指标对各融合结果进行分析评价,探讨适合两种数据的融合方法;对CBERS-02和SPOT5数据的PANSHARP法融合数据进行支持向量机分类,总体分类精度为82.55%,Kappa系数为0.7358;试验结果表明,通过融合CBERS\|02多光谱数据与SPOT5全色数据,既可以增强空间纹理信息,又可以弥补SPOT5多光谱数据缺少蓝光波段的缺陷,具有丰富的光谱信息,可以在海岸带土地利用调查广泛应用。

  • 刘廷祥,黄丽梅,鲍文东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9, 24(1): 103-108.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2009.1.1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CBERS-02B是我国第一代传输型陆地资源遥感卫星,搭载的传感器可以获得2.36 m分辨率的全色波段数据。通过遥感影像融合技术,将CBERS-02B全色数据和SPOT-5全色数据与SPOT-5多光谱数据10 m分辨率的图像进行了多方法的融合处理,通过对融合后图像的空间纹理信息进行比较和评价,获得了纹理信息的特征参数值。通过目视评价和定量分析,认为用CBERS-02B全色数据融合的影像在空间纹理上比SOPT-5融合的影像有优势。因此,CBERS-02B的全色波段是一种较高质量的高分辨率数据,应用前景广阔。

  • 吴宏安,张红,王超,汤益先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9, 24(1): 109-113.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2009.1.1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雷达干涉相干原理,利用6景时间跨度为4年的ENVISAT ASAR雷达影像,分析了不同空间尺度(分辨率分别为20 m和80 m)的苏中沿海地区典型地物的相干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低分辨率图像的地物相干性总体上要低于高分辨率图像,但前者的相干系数对比度要优于后者;②对于面积较小的地物,空间尺度的变化对相干性的影响显著,而对于面积较大的地物,则影响较小。该研究成果可用于提高土地利用类型分类的精度以及有效地提取长时间地表形变反演中所需的高相干点信息。

  • 李慧,王云鹏,李岩,王兴芳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9, 24(1): 114-119.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2009.1.1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更好地解决混合像元问题,将自动形态学端元提取方法与支持向量机算法相结合进行混合像元自动分解。首先利用自动形态学端元提取方法寻找影像的纯净端元,此方法基于形态学理论,结合像素的光谱信息和空间信息,可以更精确地提取纯净端元。然后通过支持向量算法得到像元组分,支持向量机后验概率作为地物的组分信息。实验结果证明,这种方法具有很高的混合像元分解精度。

  • 综述
  • 陈彧,徐瑞松,蔡睿,王洁,苗莉,潘聪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9, 24(1): 120-125. https://doi.org/10.11873/j.issn.1004-0323.2009.1.1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卫星和传感器技术的发展,遥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油气资源调查与勘探,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阐述油气烃类微渗漏模型,认为油气烃类微渗漏可以导致海表烃类气体、油膜异常及喜烃类生物聚集。并以南海北部边缘盆地为例,阐明了海洋油气遥感探测的3种方法:①利用红外波段反演海表温度异常。②利用合成孔径雷达检测海表油膜异常。③喜烃类生物的增加导致海表光谱异常,以及利用水色遥感技术检测海表微生物含量异常。最后,对海洋油气遥感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